杨梅是仙居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为提高杨梅种植效益,仙居大力推广大棚杨梅智慧种植管理模式,帮助梅农更智慧更轻松地管理果园,实现节本增收。
位于仙居县步路乡的宏友杨梅专业合作社,种植了3亩大棚杨梅。在大棚杨梅园里,合作社负责人王洪友打开手机上的数字农业智慧管理微信小程序,发现棚内的温度为25.1度,略微超过正常温度。于是他就通过小程序把卷膜器按到开的位置,使大棚自动开膜,对棚内温度进行调节。之后,他又通过小程序打开喷淋、滴灌系统,对棚内杨梅进行雾化、滴灌,增加湿度。
“给这个3亩杨梅大棚施肥,原来我们两个人起码要一天,现在这样的话我10分钟就可以搞定!用机械打药的话,原来我们两个人也要一天,现在有了数字化应用5分钟就搞定了,手机一摁多轻松!”仙居县宏友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洪友兴奋地说。
当地气象部门还帮助合作社在大棚内安装了一个自动气象站,监测棚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辐射强度等,这些数据实时显示在大棚的液晶显示屏上,为实现杨梅栽培的智能管理提供依据。
“如果温度低了,我们就提前关掉,关掉就会有保温作用。如果土壤湿度少了,那我就喷水、加水。我们可以监控它的生长环境。”仙居县气象台高工朱寿燕介绍。
“这套数字农业智慧管理系统总投资近百万元,去年刚刚建成。今年合作社计划再投资20万元,提升智能设备、安装智能音响,种植‘会听音乐的杨梅’。”王洪友告诉笔者,虽然杨梅智慧管理系统投入较大,但可以提高杨梅品质,实现杨梅提前半个月成熟上市,经济效益明显。
“这里的大棚杨梅可以提前半个月采摘。去年棚里的荸荠种杨梅卖到120元钱一斤,还供不应求,产量跟以前比也翻了好几倍!”用上数字农业智能化管理系统,王洪友尝到了甜头。
看到数字化种植杨梅带来的高效益,今年仙居县老鹰山杨梅专业合作社也下定决心,对13亩大棚杨梅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数字农业智慧管理系统全套设备和山地轨道设备,预计总投资近200万元。
“这个效益好,我们就开始投资了。用智能大棚种杨梅肯定比传统的露天管理省力一些,成本也降低了。”仙居县老鹰山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应建刚说。
笔者了解到,目前仙居已有4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安装了数字农业智慧管理系统,基本上以大棚杨梅种植户为主,还有5家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进行系统和设备的安装。
“农户建设智能大棚可以增产增收,杨梅果实的品质更好。另外他们也可以节省人工支出、减少管理成本,更合理地把杨梅管好。”从事当地智能大棚设备和系统软件安装业务的浙江仙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楼林超介绍,现在杨梅种植户建设智能大棚的积极性很高,“农户觉得这样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投入,所以大家都主动去做这个东西。”
仙居梅农安装智能大棚的热情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帮助。据了解,今年梅农进行智能化大棚改造,当地财政给予每亩3万元的补助。
“我们的杨梅智能大棚开始使用以后,能把整个杨梅的产收期拉长到两个多月。这几年大棚杨梅的效益比较好,老百姓也乐意往这方面投入。到今年,仙居全县智能大棚的面积已经推广到1200多亩。”仙居县高级农艺师沈青山告诉笔者。